第四节不同入群的生理特点
生命的发生、发展到衰老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便于认识和理解营养与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常常人为地将生命的过程按照生理特点分成某三高爵段或时期,如婴儿、@JLii,jH.~I 、学龄前、学龄及青少年、成年壁耄年各期,实际上相邻各期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18 岩以下的人群界定为儿童。‘儿童的重要生理特征是生长发育,生长发育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基础,任何阶段发育受到障碍,都会对善一藩段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有大量的研究显示,生命早期等量学羞或过度生长将会对后续健康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生长发辜絮省后竺现胎婴儿和青春期两次生长突增,其余时间稳步增长,青春发育中、后期增长幅度减慢,直到成熟。
一、孕妇的生理特点
孕期妇女通过胎盘转运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经过280 天,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受精卵孕育成体重约3.2 kg 的新生儿。孕期妇女生是状态及代谢有较大的改变,以适应妊娠期孕育眙儿的需要。随妊#时间的增加,这些改变通常越来越明显,至产后又逐步恢复至孕前水平。
1.孕期内分泌的改变除了为胎儿能成功地着床和发育外.母体内分泌发生改变的另一个目的是对营养素代谢进行调节,增加营养素的吸收或利用,以支持胎儿的发育,保证妊娠的成功。
(1)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胎盘催乳激素可刺激胎盘和胎儿的生长以及母体乳腺的发育和分泌;胎盘催乳激素刺激母体脂肪分解,提高母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使更多的葡萄糖运送至胎儿,在维持营养物质由母体向胎体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雌二醇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增加母体骨骼更新率,有研究发现,钙的吸收、钙的潴留与孕期雌激素水平正相关。
(2)孕期甲状腺素及其他激素水平的改变孕期血浆甲状腺素T。、T4 水平升高,但游离甲状腺素升高不多,体内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率至孕晚期升高15%~20%,孕晚期基础代谢耗能每天约增加0.63 MJ(150 kcal)。孕妇的甲状腺素不能通过胎盘,胎儿依赖自身合成的甲状腺素。妊娠期胰岛素分泌增多,循环血中胰岛素水平增加,使孕妇空腹血糖值低于非孕妇,但糖耐量试验时血糖增高幅度大且回复延迟,致糖耐量异常及妊娠糖尿发生率升高。
2.孕期消化功能改变受孕酮分泌增加的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细胞松弛张力减弱,蠕动减慢,胃排空及食物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孕妇易出现饱胀感以及便秘;孕期消化液和消化酶(如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易出现消化不良;由于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内容物可逆流入食管下部,引起反胃等早孕反应。另一方面,消化系统功能的上述改变,延长了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使一些营养素,如钙、铁、维生素Bz及叶酸等的肠道吸收量增加,与孕期对营养素的需要增加相适应。
3.孕期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改变随孕期血浆容积逐渐增加,至孕28~32 周时达峰值,最大增加量为50%。1.3~1.5 I.;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量也增加,至分娩时达最大值,增加量约20%。血浆容积和红细胞增加程度,的不一致性,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下降20%以上,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约下降15~//oo,为O·31~0.34(非孕为0.38~0.47);红细胞计数下降为3.6×10 地/i'/L(非孕为4.2×10·z 个/L),形成血液的相对稀释,称为孕期生理性贫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早期和孕末期贫血的界定值是Hb≤110 g/L,孕中期是Hb~105 g/L。血浆总蛋白浓度由平均70 g/L 降至40 g/L,血浆白蛋白浓度由4。g/L 下降至25 g/L。孕期血浆葡萄糖、氨基酸、铁以及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维生素B。:、生物素含量均降低。但某些脂溶性维生素如胡萝卜素、维生素E 的血浆水平在孕期上升,如维生素E 血浆浓度上升约50%,而维生素A 变化不大。
4.孕期肾功能改变孕期有效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但肾小管再吸收能力未有相应增加,尿中葡萄糖、氨基酸和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2、叶酸、烟酸、吡哆醛的代谢终产物排出量增加。其中葡萄糖的尿排出量可增加10 倍以上,尤其是在餐后15 min 可出现糖尿,尿中葡萄糖排出量的增加与血糖浓度无关,应与真性糖尿病鉴别。尿氨基酸日平均排出量约2 g,尿中氨基酸的构成与血浆氨基酸谱也无关。叶酸的排出比非孕时高出1 倍,每天约为15 pg。
5.孕期体重增加
(1)孕期体重的增加及其构成在20 世纪70 年代初已报道,不限制进食的健康初孕妇女体重增长的平均值为12.5 kg,经产妇可能比该平均值低O.9 kg。胎儿、胎盘、羊水、增加的血浆容量及增大的乳腺和子宫被称为必要性体重增加,发达国家妇女孕期必要性体重增加约7.5 妇,发展中国家约6 kg。详见表2—2.
表2—2 孕期体重增加及构成
┏━━━━━━━━━━┳━━━━━━━━━━━━━━━━━━━━━━━━┓
┃ ┃ 体重增加/g ┃
┃ 项目┃ ┃
┃ ┣━━━━━┳━━━━━┳━━━━━┳━━━━━━┫
┃ ┃ 第10 周┃ 第20 周┃ 第30 周┃ 第40 周
┃
┣━━━━━━━━━━╋━━━━━╋━━━━━╋━━━━━╋━━━━━━┫
┃ 胎儿、胎盘及羊水┃ 55 ┃ ’720 ┃ 2 530 ┃ 4 750 ┃
┣━━━━━━━━━━╋━━━━━╋━━━━━╋━━━━━╋━━━━━━┫
┃ 子宫、乳房┃ 170 ┃ 765 ┃ 1 170 ┃ 1 300 ┃
┣━━━━━━━━━━╋━━━━━╋━━━━━╋━━━━━╋━━━━━━┫
┃ 血液┃ 100 ┃ 600 ┃ 1 300 ┃ 1 250 ┃
┣━━━━━━━━━━╋━━━━━╋━━━━━╋━━━━━╋━━━━━━┫
┃ 细胞外液┃ ┃ ┃ ┃ 1 200 ┃
┣━━━━━━━━━━╋━━━━━╋━━━━━╋━━━━━╋━━━━━━┫
┃ 脂肪及其他┃ 325 ┃ 1 915 ┃ 3 500 ┃ 4 000 ┃
┣━━━━━━━━━━╋━━━━━╋━━━━━╋━━━━━╋━━━━━━┫
┃ 合计┃ 650 ┃ 4 000 ┃ 8 500 ┃ 12 500 ┃
┗━━━━━━━━━━┻━━━━━┻━━━━━┻━━━━━┻━━━━━━┛
(2)孕期推荐的适宜增重根据孕前体质指数(BMI)推荐适合于胎儿和母体双方的孕期增重值,见表2—3。
表2—3 按孕前BMI 推荐孕期体重增长的适宜范围
┏━━━━━┳━━━━━━━━━┳━━━━━━━━━━━━━┓
┃ 指标┃ BMI ┃ 推荐体重增长范围/kg ┃
┣━━━━━╋━━━━━━━━━╋━━━━━━━━━━━━━┫
┃ 低┃ <19.8 ┃ 12.5~18 ┃
┣━━━━━╋━━━━━━━━━╋━━━━━━━━━━━━━┫
┃ 正常┃ 19.8~26.0 ┃ 11.5~16 ┃
┣━━━━━╋━━━━━━━━━╋━━━━━━━━━━━━━┫
┃ 超重┃ >26~29 ┃ 7~11.5 ┃
┣━━━━━╋━━━━━━━━━╋━━━━━━━━━━━━━┫
┃ 肥胖┃ >29 ┃ 6~6.8 ┃
┗━━━━━┻━━━━━━━━━┻━━━━━━━━━━━━━┛
按孕前体重、受孕年龄、是否哺乳或双胎推荐孕期增重:孕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20%的女性,孕期体重增加以7~8 kg 为宜,因其孕前体重超过正常,孕期只需考虑必要性体重增加,孕后20 周,每周体重增加不得超过300 g;孕前体重正常,不计划哺乳的女性,其适宜的孕期增重为10 kg,孕后20 周,周增加体重约350 g;妊娠时体重正常,计划哺乳的女性,孕期增重的适宜值为12 kg。在孕后20 周,每周增重值为400 g;青春期怀孕或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的女性,孕期体重增加的目标值为14~15 kg。在孕后20 周,周增重为500 g;双胎妊娠女性,孕期体重增加目标为18 kg,在孕后20 周,周增重为650 g。
二、乳母的生理特点
乳母最主要的生理特征是,一方面要逐步补偿妊娠、分娩时所损耗的营养素储备,促进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因此,她们比一般妇女需要更多的营养素。乳母每天分泌6,00~800 mL 的乳汁来喂养婴儿,若乳母膳食中营养素含量不足或缺乏,一般短期内泌乳量不会明显下降,乳汁中成分也基本恒定,但乳汁中的成分是通过动用母体储备的营养素,甚至牺牲母体组织来维持的,会影响到母体健康。
1.乳房的结构
人类女性的乳房是一个大的分泌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乳房的腺叶内含有囊状的分泌腺泡,由肌上皮细胞所包围,腺泡的分泌物流人小管,进而流入乳腺管与乳窦中。但由于人类进化为直立行走,为减少地球引力的影响,乳房储存乳汁的量受到限制。
2.泌乳量及其调节
从乳腺的发育到泌乳,体内的激素一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非妊娠时,乳腺的发育主要受雌激素调节,使乳腺管、乳头及乳晕发育,并与黄体酮协同作用刺激腺泡发育。在妊娠和哺乳期,由于胎盘分泌大量雌激素和脑垂体分泌催乳素的影响,乳腺明显增生,腺管延长,使其逐步具有分泌乳汁的结构和能力。随着新生儿和胎盘的娩出,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及催乳激素急剧上升,加上婴儿的气味,母子的接触,孩子的哭声,以及新生儿对乳头的吸吮等刺激,催乳激素的分泌和作用加强,使乳汁的分泌逐渐增多,一般产后5~10 天内的乳汁称为初乳,其后5~10 天称为过渡乳,继而为成熟乳。催乳激素是影响泌乳最重要的激素,主要是通过婴儿对乳头的吮吸反射引起分泌。越早、次数越多地吸吮乳头,乳量就会分泌增多。乳腺是代谢率最高的器官之一。正常情况下,在哺乳的前六个月,平均每天泌乳量为’750 mL。泌乳量受多种因素调节,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催乳素等体内激素的调节作用,如婴儿对乳头反复吸吮可刺激催乳素分泌;环境、心理因素的影响,如紧张焦虑的心情会抑制乳汁分泌,而良好的环境、愉快的心情可促进乳汁分泌。此外,乳母的营养状况也是影响泌乳的重要因素,乳母营养状况影响乳腺分泌细胞营养素的合成及乳汁分泌量,如乳母能量摄入很低时,泌乳量可下降到正常的40%~50%。营养状况良好的妇女如果在哺乳期为避免发胖而节制饮食,也可使泌乳量迅速减少。而对于营养状况较差的乳母,补充营养,特别是增加能量和蛋白质摄人量,可增加泌乳量。维生素A 的含量与乳母膳食关系密切,维生素B,、B2、尼克酸、维生素c 等在乳汁中的含量直接受乳母膳食影响。乳母膳食中维生素B,缺乏会使乳汁中维生素B,缺乏,导致婴儿患急性脚气病。膳食中钙含量不足时则首先动用母体的钙,以维持母乳中钙含量稳定。但乳母膳食中长期缺钙,也会导致乳汁中钙含量降低。乳汁中锌、铜、碘的含量与乳母膳食密切相关。此外,授乳过程受新生儿和母体各种神经反射的调节。
三、婴儿生理特点
婴儿期包括出生至28 天的新生儿期,1~12 个月的婴儿期。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婴儿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是从母乳营养到逐渐依赖其他食物营养的过渡期。
1.婴儿体格发育特点
与胎儿期的头颅生长最快不同,婴幼儿期躯干增长最快。
(1)体重
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前6 个月的婴儿,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6 kg,在前4~6 个月时体重增至出生时的2 倍。后6 个月平均每月增长0.5 kg,1 岁时达到或超过出生时的3 倍(>9 kg)。婴儿体重可按下面公式估计:前半岁体重(kg)一出生体重+月龄×O.6后半岁体重(kg)一出生体重+3.6+(月龄一6)×O.5
(2)身长
身长是反映骨骼系统生长的指标,为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50 cm。在1 岁时增长约50%,达75 cm。
(3)头围和胸围
头围是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的周长。它反映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出生时头围平均约34 cm(男略大于女),比胸围略大l~2 cm。婴儿期平均每月增长1 cm。胸围是胸廓及胸肌发育程度的指标。出生时比头围小,但增长速度快,到6 个月至1 岁时,胸围和头围基本相等,称之为胸围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