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行政能力测验 | 时政申论 | 面试 | 专业笔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行政能力测验
站内搜索:

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定义判断知识点储备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总裁吧 更新日期:2014-10-7

  一、考情分析

  定义判断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查的固定题型,题量一直稳定在10道,所考查的定义形式主要有“属”+“种差”型定义、描述型定义、枚举型定义三种,且“属”+“种差”型定义出现的频率最高。为了增加考试难度,每年总会有一些题干涉及多个定义,但提问只涉及其中一个定义的题型。近两年来,定义判断还呈现出多学科综合考查的趋势,这种多学科的融合不仅体现在考查的定义涉及多个学科,而且有时一道题目也需要运用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如言语或逻辑知识等。

  二、概念

  在国考行测考试中,定义判断主要包括单定义判断和多定义判断两种题型。

  单定义判断是题干给出一个假设完全正确的定义,然后列出四个事实选项,要求选出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一项。

  多定义判断是指题干出现多个定义的题目,主要有两种出题方式:一种是题干涉及两个或多个定义,而提问只涉及其中一个;另一种则是题干分别给出三个定义和三个典型例证,要求判断典型例证和定义的对应数量或对应关系,历年国考只涉及第一种出题方式。

  三、方法技巧

  (一)“属”+“种差”型定义

  “属”+“种差”,就是通过揭示概念最邻近的“属”概念和“种差”来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这类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定义进行适当拆解,找到定义的各个要点,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寻找关键词法”。

  (二)描述型定义

  描述型定义都是通过描述一个具体的实例或过程来说明的,往往通过刻画某个概念的来源、演变来说明该词的意义,是对定义既有用法的描述,特别适用于哲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中的一些概念(效应)等。此类定义没有明确的关键信息或要点,需要我们从纷繁的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并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重新组合、粗略概括,从而归纳出其中的关键信息,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归纳关键信息法”。

  (三)枚举型定义

  枚举型定义所指的对象通常数目很少或种类有限,因此在定义时通常会将其外延列举出来,这种定义方法使得考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定义的内涵或适用范围。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只需将选项与列举出的定义项相互对照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枚举型定义所列举出的情况往往有很多种,选项只要符合其中一种就符合定义。

  (四)多定义

  多定义判断的实质其实就是在单定义判断的基础上增加了定义的个数,单定义判断的解题方法,在分析其中单个定义域例证是否对应时仍然适用。多定义判断的显着特点是,题干所给出的两个或多个定义的被定义项之间、定义项之间在结构和内容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之间往往是相对的。这些相似之处往往是命题人的出题点,要想顺利解题,就必须重点关注定义间的不同,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差别。

  四、例题精讲

  【例题1】选择性曲解是指人们面对客观事物,经常会不自觉地把外界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早已存在的模式相结合,从而出现根据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情感好恶来解释所接受信息的倾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选择性曲解的是:

  A.爱屋及乌 B.指鹿为马

  C.按图索骥 D.度日如年

  解析:解答本题,要求在准确理解曲解性定义的基础上,还要能够准确把握四个选项所述的成语含义,这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选择性曲解的定义要点是:①不自觉地把外界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早已存在的模式相结合;②根据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情感好恶来解释所接受的信息。A项“爱屋及乌”正是不自觉地根据自己固有的情感来解释与之有关系的人或物,符合定义;B项“指鹿为马”是赵高故意为之,并非“不自觉”,不符合①;C项“按图索骥”,“按图”说明不是“不自觉”,不符合①;D项“度日如年”指过一天像过一年一样,没有体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显然也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A。

  【例题2】自然污染物:指由于天然的原因而形成的环境污染物,与人工污染物相对,自然污染物超过一定的数量也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

  下列不属于自然污染物的是:

  A.森林中的落叶等经过细菌的分解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B.大雾天气造成能见度下降,再加上地面焚烧秸秆,导致雾霾天气长时间持续

  C.13000年前一场持续1小时的太空彗星雹暴袭击地球,严重污染了地球空气并导致地球进入微型冰河时期

  D.勘察加搬到的火山喷发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火山灰借助北风穿越蒙古进入我国并空降北京

  解析:题干末句作为描述性语句与定义无关,可以忽略,自然污染物的定义可用公式表示为:自然污染物=由于天然原因而形成的(种差)+环境污染物(属)。B项地面焚烧秸秆是人为原因,而非天然原因,因此B项不属于自然污染物。故答案选B。

  【例题3】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此外,文化自觉还表现为具有世界眼光,能够理解别的民族的文化,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相处的能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文化自觉的是:

  A.经谈判,中方同意增加美国电影进入了中国市场的配额

  B.为保护贵州梭嘎苗族文化习俗建立了梭嘎生态博物馆

  C.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与北魏拓跋氏的“禁断胡语”

  D.湖北省樊市与河南省南阳市都自称是“诸葛亮故里”

  解析:根据题干对文化自觉的描述及其表现,可知文化自觉定义的关键是: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并能理解别的民族的文化。A项没有体现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B项没有体现能够理解别的名族文化;D项明显不符合定义。只有C项的改革是出于对自己文化的理解,和别的民族文化进行融合,符合定义。故答案选C。

  【例题4】翻异别勘”是宋代为防止冤假错案而规定的复审制度,是指犯人如果在录问或行刑时提出申诉,案件必须重新审理。宋代的“翻异别勘”分为原审机关的“移司别勘”和“差官别推”两种形式。“翻异别勘”是指由原审机关将案子交给另一个同级的司法机关复审。“差官别推”是指原审机关将案子申报到上级机关,由上级机关负责差派与原审机关不相干的另外一个机关的官员重新审理。这种情况下,往往或者是差派上级机关的官员前往原审机关主审,或者将案子移往上级机关复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翻异别勘”的是:

  A.犯人对州县审理的案件提出申诉,可以将案件移交至州县的上级——路的长官进行重审

  B.宋代中央司法机关刑部分左、右两厅,对其中一厅审理的案件,若犯人提出申诉,则由另一厅重审

  C.犯人对州县审理的案件提出申诉,州县的上级——路的长官可以亲至州县对案件进行重审

  D.宋代地方司法机关从上至下分为路、州、县三级,对由县上诉至州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若犯人提出申诉,则由州发回县重审

  解析:翻异别勘包括“移司别勘”和“差官别推”两种形式。其中“移司别勘”是将案子交给另一个同级的司法机关复审,而“差官别推”是将案子申报到上级机关再重审。

  A项属于差官别推;B项属于移司别勘;C项属于差官别推;D项“若犯人提出申诉,则由州发回县重审”是发回下一级机关,不属于这两种形式的任何一种。故答案选D。

  【例题5】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地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不易表达清楚的主观知识,它以个人、团队、组织的经验、印象、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形式存在。

  根据以上定义,属于显性知识的是:

  A.徒弟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终于学会了国家级工艺大师的微雕技术

  B.小石在厨师班学习烹饪,老师再三强调火候,他尽力注意后炒出的菜仍然味道不够好

  C.外语教育专业毕业的小夏刚担任外语教师时,总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

  D.小红每天背10个外语单词,半年后她能很快读完一篇外文短篇小说

  解析:题干给出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的划分方法,也即二者的区别是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地转移,其中显性知识的特点是:能以一定符码系统加以完整表述。

  A、B两项都是技术诀窍,C项是个人经验,不能清晰表述,属于隐性知识;只有D项的外语单词能被完整表述,属于显性知识。故答案选D。


国家公务员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班
课程名程 教师 课时 试听 购买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蔡金龙 8 试听 150元
申论(省级以上) 钟君 4 试听 100元
申论(市以下) 钟君 4 试听 100元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辅导方案,点击进入
国家公务员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