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
司法考试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专业科目指导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法律法规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专业科目指导(司法考试)
站内搜索:

司法考试民法考点: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9-28

  1、概念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在意思表示中含有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2、期限的法律要件

  (1)须属将来事实,已经发生的事实不能被设定为期限。

  (2)须属必成事实,即其发生为确定的事实。不可能发生的事实(如千年以后赠与),不能被设定为期限。

  3、如何区分期限与条件

  (1)条件是不确定的偶然性事实,期限是确定的必然性事实。

  A、时期确定,到来不确定,为条件。例如“俟60大寿送电视一台”,60岁虽确定,但人之寿命不可测,是否能活到60岁不可知,具有偶发性。

  B、时期不确定,到来也不确定,为条件。如“司法总裁吧考试过之日”,能否考得上,已属不确定,至于哪一年考得上,则更加不确定,故显然属于条件。

  (2)条件之事实成就与否是不确定的,期限是肯定会到来的。

  A、时期确定,事实的发生也确定,如“今年9月9日”,是期限。

  B、时期不确定,到来确定,为期限。例如“临终时将物送给你”,何时死虽难预料,但人必有一死,死期终会到来。

  4、始期和终期

  (1)始期。这是使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的期限。在始期届至之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是停止的,在期限到来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方始发生,故也称停止期限。如签订合同注明"自明年1月1日生效",该日期就是该合同的始期。

  (2)终期。这是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终止的期限,在终期届至时,既有的效力便告解除,故也称解除期限。如合同条款中约定"本合同于明年底终止",明年底就是该合同所附的终期。

  5、期限的效力

  (1)期限到来前之效力。

  A、附始期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期限未届至时,不生效;而附终期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期限未届满时,其效力不终止。

  B、因期限届至而享有利益的当事人取得“利益期待权”,该权利可作为处分行为和继承的标的,并受侵权行为法的保护。因期限未到来而享有的利益,是为“期限利益”,亦受法律保护。

  (2)期限到来后的效力。附始期的民事法律行为,在始期届至时,发生效力;而附终期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终期届满时,终止其效力。


司法考试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司法考试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