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金融深化
一、金融创新与金融深化的关系
金融创新是金融体系各方面的变革与创新,是金融体系内部的变化;金融深化是金融体系的变化作用于经济的反映。
金融创新——影响经济体系(金融深化)
经济的发展(货币与信用的深化)——推动金融创新
二、金融深化与金融抑制
(一)金融发展理论(掌握)
1.金融抑制论(掌握)
1973年由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金融抑制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欠发达在于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的直接原因是金融管制,提出“金融深化”的药方,极力倡导和推行金融自由化。所以把金融深化等同与金融自由化。
2.内生增长理论
上世纪90年代,在对金融自由化失败的经验总结后,提出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金融发展并不意味着金融自由化。实行金融自由化是有条件的,在不具备条件的国家,实施必要的金融管制,可能更有利于金融的深化和经济的增长。
(二)金融深化
1.金融深化的涵义(掌握)
(1)金融深化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其中金融中介、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不断进行创新,市场可以运用的资金潜力不断被挖掘,市场规模不断增加,同时不断走向专业化和复杂化的过程。
(2)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标(掌握)
“货币化”程度:货币交易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货币化程度越高,经济的市场化、金融化程度越高
(3)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的区别(掌握)
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资产规模与金融机构数量和扩张,或金融产品的复杂化——质量和数量上的扩张;
金融发展不单指数量或质量上的变化,更主要是指金融效率的提高,体现金融为经济发展的贡献。
没有发展的金融深化是危险的。
2.金融深化的原因(掌握)
(1)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掌握)指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的信息掌握不充分而无法做出准确决策的现象。如商品销售者对商品的了解永远多于商品的购买者。
逆向选择(掌握)是一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常常在交易发生前出现的问题。如贷款中的逆向选择,会造成“劣胜优汰”。
道德危害(掌握),又称道德风险,一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常常在交易发生后出现的问题。如借款人获得贷款后,更倾向于投向贷款人不愿看到的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2)交易成本(掌握含义)
交易成本指完成交易所需的全部成本。
金融深化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3.金融深化的表现(掌握)
金融深化最直接的表现为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分工的专业化程度加深,金融资产的总规模增长,经济活动以金融的依赖程度加深,金融交易方式多样化、方便有效,金融监管效率更高,金融运行法律环境更加完善等。
(1)专业生产和销售信息机构的建立
(2)政府出面进行管理。既是金融深化的要求和条件,又是标志和内容。
(3)金融中介的出现
金融中介的出现和专业化分工是金融深化的最重要表现。
(4)限制条款、抵押和资本净值
(二)金融抑制
1.金融抑制的涵义(了解)
金融抑制是金融市场受到不适当的干预,各种类型的资金价格扭曲,融资渠道受阻,使金融与经济均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2.金融抑制的表现(掌握表现和原因)
(1)对利率的管制——金融抑制最主要的表现
(2)对汇率管制——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
(3)金融的欠发达状态
(三)金融管理政策的效果(掌握利率管制如何阻碍市场发展)
利率管制主要目的是:①减低资金成本,鼓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②限制银行间的存贷竞争,保护银行利润,维持金融稳定。
但这两个目的在现实经济实践中都难以实现。低利率导致资金供<求——非市场方式(行贿)来获得利率的贷款——间接提高贷款的成本——实际利率并不低,资金配置扭曲,还会出现非正式金融机构,以更高利率替代银行融通资金,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201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预习笔记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201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预习笔记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1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预习笔记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01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预习笔记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201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预习笔记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