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行政能力测验 | 时政申论 | 面试 | 专业笔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时政申论
站内搜索:

2013国考申论范文:申论范文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1-24

    「背景链接」
    201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会议指出,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我国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参考范文」
    创新社会管理 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把社会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运用战略思维,勇于攻坚克难,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28日召开的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再次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确部署具体工作。这是在社会管理中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标志着这一重点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从年初党中央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定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到此后完善相关机构、加强领导力量,再到本次会议做出具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充分显现了党中央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高度重视,是因为这一战略任务反映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决心坚定,是因为这一战略部署事关人民根本利益、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党心民意所系、治国方略所在,决定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绝对不是权宜之计。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面对改革攻坚、社会转型的诸多挑战,我们有躲不开、绕不过的社会矛盾,有等不得、拖不起的突出问题。我国经济能不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国社会大局能不能继续保持和谐稳定,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能不能进一步得到巩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把社会管理搞上去,能不能成功破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个重大课题。
    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从政治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牢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些对群众居高临下、感情冷漠者,那些与民争利、野蛮执法者,不仅做不好社会管理,更会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切实转变作风,时时处处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真正把群众赞不赞成、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让群众得到实惠,既是我们做好社会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要整体推进,更要重点突破,要把抓好当前的突出问题作为重要着力点。各地区各部门只有对那些人民群众反应强烈、影响当地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社会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一个个攻坚克难,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把加强社会管理工作提升到新水平。当前就急需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力度,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把2亿多流动人口安顿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把实际问题解决好。
    从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我国社会管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要与社会制度、现实国情相适应。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符合本地实际、具有本地特点的社会管理新路子。坚持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解决什么问题,不能搞劳民伤财、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13亿人口,发展中大国,我们正处在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现代化历程中。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下,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国家公务员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班
课程名程 教师 课时 试听 购买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蔡金龙 8 试听 150元
申论(省级以上) 钟君 4 试听 100元
申论(市以下) 钟君 4 试听 100元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辅导方案,点击进入
国家公务员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